高考考试数学第一轮系统常识复习已经结束,第二轮专题复习已经开始。第二轮专题复习是常识系统化、办法熟练化的重点阶段;是思想办法及基本技能巩固、健全、提升的重点阶段;是能力提升、强化高考考试重点热门的重点阶段。
明确主体突出重点
??第二轮专题复习需要明确主体,突出重点。第一要对《考试手册》进行透彻理解,明确“考什么”;第二要对近几年的考试试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如何考”,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有些放矢,提升复习效率。
??函数是主线,贯穿整个高中数学;不等式是解决代数、几何问题的主要工具之一;立体几何主要考查图形的地方关系、性质及有关量的计算;数列、分析几何等要点是考查综合运用常识、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载体;应用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与数学建模能力。
??近几年上海高考考试不只加大对“数学思想”的考查,如“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同时还加大了“数学学习力”的考查,如“学习力型问题”、“探究能力型问题”、“革新能力型问题”等。侧重于考查学生自主学习一些新的数学常识并能初步运用(如06年第10题“正交线面对”、第16题“距离坐标”、07年第21题“对称数列”)、会借助已有些常识和经验发现和提出有肯定价值的问题(07年第22题“果园问题”)、运用有关的数学思想和科学研究办法,对问题进行探究,寻求数学对象的规律与联系(06年第22题函数y=x+a/x的推广)。
熟练办法提升能力
关注课改重视探究
??2008年《考试手册》数学篇在考查学生能力方面,除考查原来的逻辑推理、综合计算、空间想象、实质应用四大能力外,又增加了考查学生的革新与探究能力。这事实上体现了二期课改在数学学科方面的主攻方向。
??近几年高考考试数学卷中,像“在新的情景中需要学生能正确表述数目关系和空间形式,在创造性地考虑问题的基础上,对较简单的问题得出一些新颖的结果”的频频出现,对拓展学生革新与探究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成为目前高中三年级数学复习中一帧“风景这边独好”的画面。
??总之,第二轮专题复习的重点应放在对入门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学会剖析问题的思维办法练习上,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就,增加常识的连接点,增强辨别种类能力,保证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使用专题复习与综合复习并举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梳理常识,减少遗忘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